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
[清代]:刘鹗
归来乎,我生今踰四十秋,始悔识字求封侯。少年意气极骄偃,谓当平步金变殿。
那知命舛百事难,茧生两足沙漫漫。有时或堕荆棘间,努力自奋终强颜。
归来乎,君不见功成一将万骨枯,髑髅之血犹模糊。
弓藏鸟尽杀韩信,几败公事骂竖儒。笑挥珊瑚示侈靡,岂意奴辈便吾珠?
诛夷封籍可胜道,北风吹山山欲倒。平泉木石又谁家,金谷楼台半芳草。
归来乎,故家猿鹤遮我留,布袍暖胜貂鼠裘。巾车乘兴寻绝壑,展席随意临长流。
周旋世事但鲇头,高节每慕晋宋俦。归来乎,及早归。
生涯虽薄今尚存,尧舜不必吾侪论。携书稳读牛背日,领鹤閒种芝田云。
作劳暮归正当酉,击缶呜呜呼斗酒。
歸來乎,我生今踰四十秋,始悔識字求封侯。少年意氣極驕偃,謂當平步金變殿。
那知命舛百事難,繭生兩足沙漫漫。有時或堕荊棘間,努力自奮終強顔。
歸來乎,君不見功成一将萬骨枯,髑髅之血猶模糊。
弓藏鳥盡殺韓信,幾敗公事罵豎儒。笑揮珊瑚示侈靡,豈意奴輩便吾珠?
誅夷封籍可勝道,北風吹山山欲倒。平泉木石又誰家,金谷樓台半芳草。
歸來乎,故家猿鶴遮我留,布袍暖勝貂鼠裘。巾車乘興尋絕壑,展席随意臨長流。
周旋世事但鲇頭,高節每慕晉宋俦。歸來乎,及早歸。
生涯雖薄今尚存,堯舜不必吾侪論。攜書穩讀牛背日,領鶴閒種芝田雲。
作勞暮歸正當酉,擊缶嗚嗚呼鬥酒。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刘鹗的诗(249篇) 〕
清代:
张湄
澄台上下树婆娑,满目残阳动碧波。天水无垠同一气,风帆如叶岛如螺。
澄台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明代:
王弘诲
径转疑无路,溪迷别有槎。乱山一鸟道,深树几人家。
旅食随田舍,村醪趁野花。舆图穷岛屿,黎庶遍桑麻。
徑轉疑無路,溪迷别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随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明代:
殷序
石门我来不厌频,悠然欲酌还自酌。千崖冥冥送雨来,万木纷纷向人落。
丹邱已会烦青鸟,青田犹未见元鹤。句漏小住亦多时,便欲从此凌寥廓。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淩寥廓。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奈何百姓不知焉。尽逐色声迷恋。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见。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迩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
彭桂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别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幹。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