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宋代]:苏轼
白发相望两故人,眼看时事几番新。
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岁恶诗人无好语,(公择来诗,皆道吴中饥苦之事。
)夜长鳏守向谁亲。
(贡父近丧偶。
)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濡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白發相望兩故人,眼看時事幾番新。
曲無和者應思郢,論少卑之且借秦。
歲惡詩人無好語,(公擇來詩,皆道吳中饑苦之事。
)夜長鳏守向誰親。
(貢父近喪偶。
)少思多睡無如我,鼻息雷鳴撼四鄰。
何人勸我此間來,弦管生衣甑有埃。
綠蟻濡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
為郡鮮歡君莫歎,猶勝塵土走章台。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
李符清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见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遥。
小艇呼蜑人,驾以木兰桡。僧雏解好事,为我茶瓜要。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見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遙。
小艇呼蜑人,駕以木蘭桡。僧雛解好事,為我茶瓜要。
宋代:
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
流水无还有,乱山高复低。欲寻刘阮洞,归路恐成迷。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壟,雲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複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元代:
张昱
二月莺声最好听,风光终日在湖亭。
清宵酒压杨花梦,细雨灯深孔雀屏。
二月莺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
清宵酒壓楊花夢,細雨燈深孔雀屏。
元代:
胡奎
大鹏抟九霄,不如海鸥逸。白首归故里,心神犹恍忽。
我足不良行,我言竟谁述。多君富文藻,词源倒溟渤。
大鵬抟九霄,不如海鷗逸。白首歸故裡,心神猶恍忽。
我足不良行,我言竟誰述。多君富文藻,詞源倒溟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