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
词语解释
蹊径[ xī jìng ]
⒈ 路径;办法。
例筑蹊径。——《晏子春秋》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荀子·劝学》
只好另辟蹊径。
英path; wa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蹊逕”。
⒉ 指小路。
引《吕氏春秋·孟冬》:“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径,负女渡岭驀涧,直入乱山。”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
⒊ 门径;路子。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独有此律,不谬蹊径。”
明 唐顺之 《卓小仙草书歌》:“虽然奔放不可覊,笔墨蹊径未尽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学书……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逕者,最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儒实学》:“大闢畴人之蹊逕。”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国语辞典
蹊径[ xī jìng ]
⒈ 小路。
引《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
《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杜蹊径,修壁坞。」
近门路
⒉ 比喻治学、做事的方法。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名目的近义词(míng mù)
保留的近义词(bǎo liú)
书记的近义词(shū jì)
决绝的近义词(jué jué)
律师的近义词(lǜ shī)
知法犯法的近义词(zhī fǎ fàn fǎ)
劝说的近义词(quàn shuō)
险些的近义词(xiǎn xiē)
未曾的近义词(wèi céng)
乡下的近义词(xiāng xià)
城市的近义词(chéng shì)
信任的近义词(xìn rèn)
平凡的近义词(píng fán)
依法的近义词(yī fǎ)
取缔的近义词(qǔ dì)
训导的近义词(xùn dǎo)
无声无息的近义词(wú shēng wú xī)
发言的近义词(fā yán)
近似的近义词(jìn sì)
每日的近义词(měi rì)
阻挠的近义词(zǔ náo)
节拍的近义词(jié pāi)
恋恋不舍的近义词(liàn liàn bù shě)
公民的近义词(gōng mín)
恢复的近义词(huī f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