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枝节的近义词(zhī jié)
协助的近义词(xié zhù)
地步的近义词(dì bù)
同窗的近义词(tóng chuāng)
黑压压的近义词(hēi yā yā)
一般的近义词(yī bān)
赶早的近义词(gǎn zǎo)
今朝的近义词(jīn zhāo)
认为的近义词(rèn wéi)
顿首的近义词(dùn shǒu)
节拍的近义词(jié pāi)
考察的近义词(kǎo chá)
色泽的近义词(sè zé)
相打的近义词(xiāng dǎ)
推动的近义词(tuī dòng)
自食其果的近义词(zì shí qí guǒ)
十日的近义词(shí rì)
开水的近义词(kāi shuǐ)
明白的近义词(míng bái)
良好的近义词(liáng hǎo)
探察的近义词(tàn chá)
交代的近义词(jiāo dài)
临时的近义词(lín shí)
买卖的近义词(mǎi mài)
奋起的近义词(fèn qǐ)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