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zhuó

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例子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字斟句酌。


基础信息

拼音zì zhēn jù zhuó

注音ㄗˋ ㄓㄣ ㄐㄨˋ ㄓㄨㄛˊ

正音“酌”,不能读作“sháo”。

感情字斟句酌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斟”,不能写作“勘”;“酌”,不能写作“琢”。

辨析字斟句酌与“咬文嚼字”有别:字斟句酌侧重于形容推敲;“咬文嚼字”;侧重于形容挑剔。

谜语推敲;祝酒词

近义词精益求精、咬文嚼字、精雕细刻

反义词离题万里

英语weigh every word

俄语тщáтельно взвешивать кáждое слово

德语jedes Wort abwǎgen(eine Formulierung feil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的意思解释、字斟句酌是什么意思由起凡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没颠没倒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夸大其词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翻箱倒柜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罗掘一空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男女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视微知着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叫化子 乞丐。
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