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粮坐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例子清·陆黻恩《读秋水斋诗·拟工部诸将》:“裹粮坐甲成何事,谁为临淮恕逗留。”
基础信息
拼音guǒ liáng zuò jiǎ
注音ㄍㄨㄛˇ ㄌ一ㄤˊ ㄗㄨㄛˋ ㄐ一ㄚˇ
繁体裹糧坐甲
感情裹粮坐甲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裹粮坐甲的意思解释、裹粮坐甲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单一人。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叫化子 | 乞丐。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