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成语故事

拼音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基本解释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典故
北宋杰出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醉翁亭记》便是他的得意之作。
《醉翁亭记》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那里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取名为“醉翁亭”。因为欧阳修常和朋友来这里喝酒。
欧阳修酒量小,很容易醉,但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酒,而在于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醉翁之意不在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径情直遂 |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
肝胆过人 | |
寿元无量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
供不应求 |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分路扬镳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粗服乱头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
作壁上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螓首蛾眉 |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歌舞升平 | 元 陆文圭《<词源>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