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成语故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

拼音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

基本解释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出处唐 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暂未找到成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春蚕到死丝方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随行就市
束手无策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辞简意足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