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寻短见的成语故事


自寻短见

拼音zì xún duǎn jiàn

基本解释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自寻短见的典故

贾琏听从尤三姐的意见,外出公干时遇到薛蟠与柳湘莲。贾琏极力向柳湘莲推荐尤三姐,薛蟠也主张亲上加亲,柳湘莲同意这门亲事并拿出定情礼物托贾琏带回。几个月后柳湘莲听说尤三姐与姐夫有染要退亲,尤三姐当场自寻短见死了,柳湘莲也出家为僧。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寻短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身无分文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直言贾祸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零光片羽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一塌糊涂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户限为穿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栋梁之材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肝胆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