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情愿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xiāng qíng yuàn
基本解释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出处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一厢情愿的典故
古印度农家青年去京城玩,见到美貌非凡的公主,就一厢情愿地想入非非,回家之后就得了相思病,日益消瘦下去,亲友们知道后就假装派人去京城跟国王提亲,他信以为真,病倒慢慢好了起来。过几天亲友回来说公主不肯答应,他表示再去见公主一面。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厢情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交浅言深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
杀人不眨眼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
疚心疾首 | 唐 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
一钱太守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鸥鸟不下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
鼠凭社贵 |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
如法炮制 |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
简明扼要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空谷传声 |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
喔咿儒睨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