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致祥,乖气致戾的成语故事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拼音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lì

基本解释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暂未找到成语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和气致祥,乖气致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天旋地转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鬼怕恶人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到此为止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刀耕火种 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