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意诚心的成语故事


至意诚心

拼音zhì yì chéng xīn

基本解释至意:诚意。诚心诚意。

出处明·阙名《万国来朝》第二折:“则为我至意诚心,忠肝义胆,我也并无偏背。”


暂未找到成语至意诚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至意诚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名士风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自我批评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半吊子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吴头楚尾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互通有无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婆婆妈妈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遗世绝俗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