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例子你这样做等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基础信息
拼音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注音ㄑ一 ㄋ一ㄢˊ ㄓ ㄅ一ㄥˋ,ㄑ一ㄡˊ ㄙㄢ ㄋ一ㄢˊ ㄓ ㄞˋ
繁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感情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
近义词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意思解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什么意思由起凡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势不可当 | 当:抵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